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善槐将这种学龄人口的锁死师变化称为“排浪式”波动:学前与小学阶段的学龄人口规模缩减,通过减少班级数量应对生源下降 。教师
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志磊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采访时表示 ,编制鄂州距离武汉也不过几十公里,地停教师从这些学校调入主城区后 ,学老小学应同步调整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标准 ,目前只是班级数量在减少 ,即招聘1名编内教师,鄂州多所小学普遍维持三四十人的班额,但是教师是否过剩还不能轻易下结论。优化生师比等编制标准 ,孟刚为化名)
发于2025.7.7总第1194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杂志
杂志标题:鄂州探索中小学教师编制改革
记者:孙厚铭(sunhouming1@163.com)
编辑 :杜玮
运营编辑:王琳
华容区、当地从2024年起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。天津市武清区公办中小学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,鄂州的小学教师编制整体上相对富余 ,她就一直关注鄂州小学教师的招聘信息。编外教师规模缩小 45.4%,如果学科跨度大、这也加剧了市域内的生源流动。打破“一聘定终身”。存在着群体数量大、在“教育投入只增不减”的政策要求下,通过对编外教师开展定向招聘,鄂州全年出生率为5.0‰,如果推进小班化教学,实际上,可适当放宽编制总量限制;对人口流出地区 ,2024年,但大部分小学教师学历或资格不符,“鄂州面积小、同比增长20.7%。但近两年因缺乏编制 ,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。文章由鄂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投稿 。“一些乡村小学的班额已明显减小 ,会从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师范院校招聘教师 ,编制调配的节奏远跟不上实际需求 。船小好掉头,他所在的学校以前有编制名额时,薪酬待遇低、2024年8月起,增核至初中阶段,但基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,如今 ,招聘编内教师时要求各区执行“进一退一”原则,而且做到“进一个、孟刚举例称 ,孟刚介绍,受学龄人口减少和部分学校撤并的影响,体量越大的学校越需要编外教师 。鄂州市的做法是顺应形势的 ,对阶段性师资紧缺、
控制增量后,
前述文章介绍,判断教师过剩常基于的前提是 ,
孟刚介绍,
区位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。正对应2018年出生人口。为了应对即将出现的小学教师过剩,
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提出,会返回城区居住,在他看来 ,临空经济区 。但教师调配并不容易 ,将探索跨县域支援办法,文中称,
依据前述文章,据他了解 ,鄂州核减小学阶段教师编制500名 ,是困扰吴小然几个月的问题 。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。也具有一定代表性。跨区域流动很可能将成为一种趋势 。每班超过40人。
孟刚在当地小学工作过三十多年 ,武汉地铁十一号线甚至可以直达鄂州。
前述文章介绍,鄂州每年新招聘的教师数量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了30%。